转化文案这事儿,说白了,就是好好说话,说到人心坎里去。
跟你平时跟朋友唠嗑、推荐个好东西,道理是相通的,只不过搬到了线上,需要更有条理、更用心一点罢了。
我刚开始做互联网那会儿,哪懂什么文案技巧啊?
就是觉得,我这儿找到的好电影资源,别人可能也需要,那我就告诉他们,我这儿有,9块9,找不到不要钱。
后来做淘客,我就是觉得这玩意儿能帮大家省钱,我自己也在用,挺好,那我就分享给大家,你们通过我这儿买,还能省点,我也能赚点佣金。
你看,这里面有啥高深的技巧吗?没有!核心就是真诚,加上把话说清楚。
可为啥很多人感觉自己也挺真诚,话也说了,就是没人买账呢?
问题往往出在,你没真正站到对方的角度去想,没把那个“坎儿”给人家铺平。
今天就跟你聊聊,怎么写出那种不让人反感,又能实实在在帮你把流量变成钱的“转化文案”。
这不需要你文采飞扬,只需要你用点“笨功夫”,多琢磨琢磨人心。
第一步,也是最重要的一步:忘掉“卖货”,先交个朋友。
很多人写文案,一上来就急吼吼地,“我的产品多牛逼,我的服务多厉害,快来买啊!”
你自己想想,一个陌生人突然跑你面前这么喊,你啥反应?多半是扭头就走,心里还得骂一句“神经病”。
线上也是一样。人家关注你,看你的内容,可能是觉得你有点意思,或者你分享的东西对他有点用。
但这点“好感”是很脆弱的。你得先想办法把这点好感变成“信任”。
怎么变?多分享跟你自己有关的东西。
你做这个项目的心路历程,你踩过的坑,你帮助某个用户解决了什么问题(当然,要征得同意或者匿名),你对这个行业的看法,甚至你今天遇到了啥有意思的事儿……
这些东西,看起来跟“卖货”没直接关系,但它能让你这个人变得立体、真实、可信。
别人觉得你是个活生生的人,而不是一个冷冰冰的卖货机器,自然就愿意多听你说两句。
信任是成交的基础。没有信任,你说得天花乱坠也没用。
在你打算“开口要钱”之前,先问问自己,我跟我的用户,算得上“脸熟”甚至“朋友”了吗?
如果还没有,那就先别急着推销,继续用真诚的内容去“养”信任。
第二步:别光说“好”,得说明白“对你哪儿好”。
信任有了,人家愿意听你说了,接下来就得把“价值”讲透。这是最多人犯迷糊的地方。
他们会说,“我这课程干货满满”,“我这产品质量顶呱呱”,“我这服务包你满意”。
听着是不错,但用户心里会嘀咕:
“干货?对我啥用?”
“质量好?能解决我啥问题?”
“满意?具体怎么个满意法?”
光说“好”是没用的,太空泛了。
你得把“特点”翻译成“好处”,而且是用户能切身感受到的好处。
举个例子。比如你卖一款时间管理APP。
你说“我们有番茄钟、任务列表、数据统计功能”,这是特点,用户听了可能没啥感觉。
任务列表让你告别手忙脚乱,重要事情再也不会忘;
数据统计能让你清楚看到时间都去哪儿了,帮你揪出时间小偷,从此高效工作,准时下班陪家人。”
这就是好处,是用户听了会心动的点。
写文案的时候,多问自己几个“所以呢?”。
我的产品有这个特点,所以呢?能给用户带来什么具体改变?能帮他解决哪个头疼的问题?能让他实现哪个小小的愿望?
把这些“所以呢”说明白了,价值自然就出来了。
第三步:讲个故事,比喊口号管用一百倍。
人天生就喜欢听故事。干巴巴地讲道理、列数据,很难打动人。但一个好故事,能瞬间拉近距离,引起共鸣。
你的转化文案里,一定要学会“讲故事”。
这个故事,可以是你自己的故事:你当初为啥要做这个产品/服务?遇到了什么困难?怎么克服的?(就像我经常分享我自己的创业经历一样)。
可以是用户的(成功)故事:某个用户用了你的产品/服务后,生活/工作发生了什么积极的变化?(当然,要真实,最好有截图或反馈作证)。
也可以是描绘一个场景故事:想象一下,用户使用了你的产品/服务后,能够轻松应对某个棘手的场景,享受到了某种美好的状态。
故事不需要多宏大,一个小小的片段,一个真实的细节,就能让你的文案变得有温度,有画面感。
比如,你卖一个帮助写作的工具,与其说“它能提升你的写作效率”。
不如讲个小故事:“上次小明赶一个紧急报告,以前得熬通宵,用了咱们这个工具,思路唰唰地来,资料自动整理,结果晚上10点就搞定了,还有时间看了场电影。” 哪个更有吸引力?
第四步:消除疑虑,把“丑话说在前头”。
用户在决定掏钱之前,心里总会有各种各样的疑问和顾虑:
“这个东西适合我吗?”
“会不会没效果?”
“万一被骗了怎么办?”
“价格是不是贵了?”
高明的文案,不会回避这些问题,而是主动把用户的疑虑摆出来,然后一一打消。
比如,你可以说:“我知道你可能担心这个方法对你没用,毕竟每个人的情况不一样。
所以我们提供了XX天的试用/体验期/不满意退款承诺。”
或者,“你可能觉得价格有点高,但你想想,请个私教/买套课程要花多少钱?我们这个方案能帮你达到同样效果,成本却只有十分之一,而且能用很久。”
把可能的反对意见提前说出来,并给出合理的解释或保障,这会显得你非常真诚、自信,反而更能赢得用户的信任。
别怕暴露“缺点”或者承认“局限”,有时候,“丑话说在前头”比一味地吹嘘效果更好。
第五步:临门一脚,明确告诉他“该干啥”。
前面铺垫了那么多,信任有了,价值明白了,故事也听了,疑虑也打消了,最后一步,也是决定成败的一步,就是要清晰、直接地告诉用户,你希望他现在做什么。
这就是所谓的“行动召唤”(Call to Action, CTA)。别觉得不好意思,你前面付出了那么多努力,就是为了这一刻。你的CTA要具体、明确、有紧迫感(如果可能的话)。
不要只说“感兴趣的可以了解下”,这太模糊了。
要说:“立即点击下方按钮,获取XX优惠”,“现在添加我的微信XXX,领取XX资料”,“名额仅剩XX个,马上报名锁定席位”。
同时,要让这个“行动”尽可能简单。按钮要醒目,链接要直接,步骤要清晰。
用户点一下就能完成,千万别搞得绕来绕去,那会大大降低转化率。
好了,你看,这五步走下来,是不是感觉转化文案也没那么玄乎了?
它不是什么文字游戏,而是一个基于人性理解的沟通策略。
核心就是:先建立信任,再讲透价值,用故事打动,靠真诚解忧,最后临门一脚,清晰指引。
把这套心法,用到你的朋友圈文案、公众号文章、社群公告里去,多练,多琢磨,多复盘。
看看哪种说法效果好,哪种用户不买账。慢慢地,你就能找到感觉,写出那种既实在、又能帮你把流量变成实实在在收入的转化文案。
别怕“卖”,只要你的东西确实有价值,能帮到人,大胆地说出来,用心地去沟通。
赚钱,本来就是价值交换的过程,没啥不好意思的。
💎 加入推咖网创社,一起成为赚钱高手!
暂无评论内容